如果你打算开始创业,我想告诉你的是…


  随着我的创业经历越来越丰富,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向我寻求创业的建议,比如“我该不该创业”、“我什么时候创业比较好”等等。对于这些问题,我的答案随着我经历的变化而不断变化。最开始,我会鼓励人们勇敢的去创业,但现在,我绝对不会再这样做了。

  我喜欢做一个创业者。我深爱着我一手创办起来的公司,虽然这其中付出了很多艰辛。就算让我重来一百次,我也还是会选择这么做。所以,当我最开始被问到关于创业的建议时,我会说:“Just do it!创业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,虽然很辛苦,但绝对值得。” 我这么说,是因为我对于人们有一些预判和假设,但后来事实证明这些假设都是错的。

  我假设每个人都可以承受创业过程的压力、情绪的波动、花费大量的时间;我假设大家能够完成这其中种种细碎繁重的工作,我竟然还假设大家都喜欢这样工作;我假设工作本身对于他们来说并没什么难的,而真正难的是这样的工作需要毅力和坚持。

  这就好像跑步一样。跑步本身并没什么难的,要成为一个还不错的 runner 所要做的事情也是显而易见的,而人们往往会舍本逐末,忽视最重要的东西。很多人在开始跑步前先配齐一套装备:运动鞋、运动衣、发带、手环、app 一应俱全。其实,这些在帮助你成为一个好的 runner 方面几乎没有帮助。跑步最关键的事情就是两点:

  1、早起,或者找晚上下班以后的时间,认认真真的跑步。

  2、当你在跑步的时候,不要停,坚持!

  这意味着,如果你今天没能早起跑步,或者你跑了几天就坚持不了了,你能怪的只有你自己,找不到其它借口了。如果你能坚持一星期里跑上 3 次,然后每次都坚持跑完你的目标,你迟早会成为一个好的 runner。

  但是,仅仅是第一步,就能吓退很多人。很多人甚至都不去尝试。还有些人,花了 200 刀买了一套漂亮的运动服后,就完全忘记了自己其实是为了跑步才买的。

  第二步则能够把真正的 runner 精萃出来。当你在跑步的时候,如果你一感到累了之后就马上停下来改为走路,那么你就失败了。跑步所蕴含的精神力量应该远远多过这个。当你累了的时候,坚持跑下去所耗费的能量其实并不多,很多时候是薄弱的意志力在作祟。

  做一个创业者和跑步是很相似的。有两件事会导致你的失败:第一件事,你压根没有开始;第二件事,你停下了,放弃了。放弃绝对是创业者精神中的大忌。放弃意味着你把你从鼓起勇气起步时到现在的所有机会都浪费了。当你觉得累的时候你得坚持下去,当你觉得你不想干了的时候,你还得坚持下去。总之,你必须坚持下去。

  为什么坚持这么难?这种难并不是体力或脑力上的匮乏,而完全是情绪上的。你的身体有多好,或者你有多聪明都不重要,这不关乎于你的思考能力、学习能力、工作能力,也不关乎于你的计划有多完美、梦想有多诱人,这完全就取决于你的内心有多大的决心来做这件事情。

  创业就是一个逐步前行的过程,每前行一小步都不容易。所以,你需要真心的投入这个过程,而非太过执着于最后的产品和结果。正因为如此,当人们问我是否应该去创业时,我的答案已经从原来的“Just do it”变成了“No!”

  我告诉他们,一个创业者都可能会面临什么样的状况: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出错;你也许会变成一个很糟糕的朋友、老公、老爸、或老妈;你也许时常会不得不做出一个让你自己感到百爪挠心的决定;你也许会被还没开始创业的人羡慕,你实际上没什么好羡慕的;你会很希望能有一个周末,或者能好好度个假;也许每一天结束的时候你都会充满挫败感;糟糕的一天结束后,你在第二天仍然需要早早起床工作。

  我也告诉他们,一个想法距离真正被实现出来还有着大量的工作要去做。比如,商业模式时刻需要调整(当然,首先你得有一个商业模式);也许你不是最适合来完成这件事情的人(强求自己去做一件不擅长的事情往往会很痛苦);也许你到现在做的所有的事情都是无足轻重的,用处不大。

  我竭尽全力的去劝说我的朋友们放弃他们创业的想法,让他们意识到其实自己并不是那么想去创业,或者说没有那么大的决心去创业。如果一个人能在一扎啤酒下肚的功夫里放弃自己的创业梦想,那我真是帮了个忙,因为他们迟早会放弃的。即使有的人没有被说服,当他们开始创业,也一定会遇到我之前所说到的种种状况,然后再选择放弃。我真的想帮他们节省一些时间和金钱,还有生命。

  当然,如果有人真的足够疯狂和执着,能在创业的路上一直走下去,那这顿酒我请了,因为他们真的很需要喝一顿……

本文属翻译作品,英文原文标题是:So you’re thinking of starting a company。
若无特别说明,英文原文及其衍生作品均使用知识共享署名-相同方式共享(Creative Commons)协议。
您可以自由复制、散布、展示及演出本作品;
若您改变、转变或更改本作品,仅在遵守与本作品相同的授权条款下,您才能散布由本作品产生的派生作品。
本文最初发表在36氪,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